中国童书的三个“增长极”(文化脉动)


来源:

初步统计,在第五十五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期间,国内各出版单位现场共达成版权输出意向及协议800余项。图为国际出版人在书展上进行版权

初步统计,在第五十五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期间,国内各出版单位现场共达成版权输出意向及协议800余项。图为国际出版人在书展上进行版权交易。
本报记者 史一棋摄

“联合制作不仅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可以把中国文化传递给世界,为国际童书市场带来生机与活力。”在第五十五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期间举办的中外童书出版合作产业论坛上,接力出版社社长黄俭畅谈中外童书出版合作的新模式,也道出本次书展在文化“走出去”方面的重大意义。

日前,为期4天的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在意大利落下帷幕,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一系列中国主宾国活动也圆满结束,中国原创童书的实力和中国与国外童书出版界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近年来,中国童书出版业以后起之力蓬勃发展,向世界先进经验靠拢,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未来,中国童书市场会有何种发展趋势?儿童文学创作的着力点和增长极在哪里?期待中国童书为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

“增长极”之一:

不再单向引入版权

也能成功输出文化

5年前的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参展的中国出版人,人手一个大皮箱是标配,看着其他国家琳琅满目的出版物,他们尽可能把皮箱塞得满满当当,同时感受着中外儿童出版行业发展的巨大差距。那年,中国在该书展上仅实现版权输出57种。

时至今日,经初步统计,中国主宾国活动期间,国内各出版单位现场共达成版权输出意向及协议800余项,5年来足足增长了13倍。而且今年是自1964年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设立以来,中国第一次承担主宾国角色,对中国少儿出版具有标志性意义。

除了由看客向主宾的身份蜕变,在版权输出方面,中国也完成了从引进借鉴为主到引进和输出双向互动的转变,少儿图书版权输出品种越来越多。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为例,2017年全社版权输出共418项,比5年前增长了10倍,意味着中国少儿出版逐步被国际市场接受。在海外布局方面,国内如浙江少儿出版社、安徽少儿出版社等陆续在海外开始布局,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少儿出版业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国作家原创作品的影响力在版权输出过程中不断加强。

“中国童书出版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评价道。

作为“走近”舞台中央的典型代表,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于2016年成为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首位中国作家,其经典作品《草房子》累积销售超1500万册,输出英、德、意、法、西、日等20多个语种。在“儿童文学的边界与无限”——曹文轩作品国际研讨会上,他认为,中国儿童文学之所以有如此气象,与国家力量的强大密切相关,“中国人只用了40年的时间就驱走了令人压抑的贫穷——不仅有物质上的贫穷,也有精神上的贫穷”。

从2002年起,中国少儿出版几乎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6年已达4.4万种,其中新书2.5万种,成为中国出版行业中活力最强、增长最快的门类。而少儿图书在图书整体零售市场上的比重,2016年为23.52%,2017年为24.7%。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瓦力·德·邓肯认为,中国童书出版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展现了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为此,放缓品种增长速度,优化品种结构,提供更好服务,应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增长极”之二:

不只着力文学创作

也应重视平衡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少儿出版业来说,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市、发达地区的少年儿童面对像海洋一样的图书,出现选择性困难,相当一部分中高收入家庭子女出现多媒体、个性化阅读需求,但在中小城市和乡镇,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还有不少孩子几乎无书可读,连基本阅读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得我国少儿人均图书拥有量很低,也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根据市场监测,在中国少儿图书品种中,文学类占到总量的30%左右,图画书和漫画书占23%,人文、历史、科学等类别的图书所占比重较小,有突出影响的更少,如此结构使少儿从阅读中汲取的营养并不平衡。

挑战,换个角度看也可以是机遇。面对少儿出版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国家层面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的落实,正转化为推动力量: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扩大了少儿出版的市场规模;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将激活和释放包括阅读在内的文化消费需求;深化并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使阅读进校园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倡导全民阅读,使少儿阅读权益得到更有力的保障;推动文化“走出去”,为少儿出版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本次书展上,除了用于展示原创儿童图书的600平方米主宾国展台,还划出300平方米布置中国主宾国原创插画展,集中展示了30位中国当代插画家的150幅作品。有好故事,缺少好的插画师,这一影响中国图画书发展的顽疾有所改观。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艳萍认为,从其他国家的历程来看,图画书在早期阅读将越来越受重视,虽然近年来中国图画书发展较快,但原创图画书仍不够丰富,对图画书版权的引进将是市场主流。

业内人士指出,只靠引进版权不能支撑起中国少儿出版庞大的市场,应该努力发现和扶持本土作家,出版原创图书。从市场需求看,现实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图画书、科普图书,将成为原创出版的重点。

“增长极”之三:

不仅展示美好侧面

也要充满现实关怀

从创作题材来看,目前中国童书品类中满足娱乐、情感需求的幻想类、童话类文学作品较多,关注、揭示现实生活的作品较少,整个儿童文学图书品种结构是偏软的、偏甜的。

“优秀、伟大的儿童文学,必须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里。”儿童文学作家徐鲁分享了图画书《红色油纸伞》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老师、诗人曾卓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母亲一段生离死别的真实经历。“我想用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需要一代代人付出智慧、力量,甚至生命,这便是我所理解的一种现实关怀。”

现实社会不仅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能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社会样貌,成年人接触这类作品理所应当,少儿也应或多或少关注现实,起码能让他们做好走进社会、迎接现实的初步心理准备。出于某种保护心理,家长让孩子回避现实,一味地泡在蜜罐中成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溺爱行为。从这个角度理解,现实题材儿童文学作品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文本阅读的层面,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与成熟。

“儿童文学的现实主义有多大可能性,关键在于如何表现身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儿童的心灵成长。”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认为,目前的儿童文学创作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缺失的弊端,为此应该加强现实主义成长小说的创作。“现实主义成长小说必须具有充满逻辑力量的情节,这出于表现真实成长过程的需要,情节不能是平面的,也不能原地踏步,而要有质感和纵深感。”

“童话的内核,绝不是美丽而单纯的谎言,是抵达世界和生命本质的真实。”儿童文学作家汤汤一直致力于在童话中表现真实。“不是从神奇里寻找神奇,而是从平常生活里写出奇妙,努力找到平常和神奇之间的共通点,这共通点就是所有生命最真实的情感、最真挚的悲喜,还有最珍贵的爱。再离奇的幻想,也是为了写出最真实的东西。”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2日 19 版)

[责任编辑:]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