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教育不止于清明(金台论道)


来源: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而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祀文化。《论语》载:“子之所慎,斋、战、疾。”说明孔子最看重斋祭、战事与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而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祀文化。《论语》载:“子之所慎,斋、战、疾。”说明孔子最看重斋祭、战事与疾病。因为斋祭可以慎终追远、孝亲化俗、加强家邦认同,战事关系国家民族生存,疾病关系个人安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传统节日恰恰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背景。笔者以为,可以通过清明节的祭祀文化来加强生命意识教育。

清明祭祀往往容易触动生命意识中的死亡思考。中国民间对“死亡”有所忌讳,目前欧美社会已经普遍将死亡教育当作生命意识教育的常识,开设有相关的中小学课程。加之网络社会的到来,使得清明祭祀有了新的手段,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祭祀。但只有对传统祭祀深入了解,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创造性转化”。

中国的祭祀文化对生命意识教育本就自成体系。

在对待他人的丧礼上,传统提倡,当他人生命出现重大变故时要对环境与场合的变化有所觉察与尊重。在显性层次上, “对柩不歌,入临不翔,当食不叹”,即不能对着棺材唱歌,不能在丧祭现场大摇大摆,不要在丧祭饭席上悲叹;在隐性层次上,“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即你不在丧祭现场时,也要有一种同哀之心。清明节时,面对他人或亲人的祭祀,要端正态度,不能轻忽散漫。

在对待亲人的离去和祭祀的表达上,要明辨生死,借此进行仁与智的教育。清明节扫墓时,常常可见有的坟墓年久失修、杂草丛生,甚至低陷残败。有人认为死就是灭亡,没必要搞封建礼仪祭祀。有的坟墓则修得富丽堂皇,宛如对待生者。对这个问题,孔子认为:“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所以,可以借对亲人祭祀的冥器上来进行仁与智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在对待自己的死亡上,古人主张“得正而毙”,即要死得其所。现在有一些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轻忽对待死亡,令亲友痛心不已。《礼记》言:“生有益于人,死无害于人。”个人的死亡不仅是自己的事,所以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清明节缅怀先祖更容易使人思考活着的价值与意义。死是生的延展,生死结合才能对人进行完整的评价。正是有了死亡的限制,才使得生更有价值。所以,如何死亡也变得有意义。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身前事与身后名纳入日常立身行事的准则,会使人们更有对家国与自身的责任感。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2日 19 版)

[责任编辑:]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