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创作向高品质进发(艺文观察)


来源:

设计:蔡华伟第三十一届电视剧“飞天奖”花落各家。本届“飞天奖”评选收到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播出的参评作品127部、5319集。经过严

 

设计:蔡华伟

第三十一届电视剧“飞天奖”花落各家。本届“飞天奖”评选收到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播出的参评作品127部、5319集。经过严格规范的评选工作,32部高质量电视剧作品获优秀电视剧提名,《海棠依旧》《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欢乐颂》《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鸡毛飞上天》等16部作品获优秀电视剧大奖。

今年适逢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作为第一生产大国、第一播出大国的中国,国产电视剧如何在新时代持续繁荣发展?在年产300余部、1万余集的产能过剩情况下,如何挤掉荧屏泡沫,破解悬浮“虚火”?分析这些获奖与提名作品的创作历程与共性特征,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更多描绘现实的真诚之作

据《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显示,近3年立项的电视剧超过一半为当代题材,2017年立项的当代题材电视剧占比达59%。本次“飞天奖”提名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约占所有提名作品的40%。关注真实生活、聚焦真情实感的作品不仅是电视剧的创作潮流,也成为赢得观众掌声、产生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引擎。

得到本届“飞天奖”肯定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题材涉及领域更加广泛,类型更加丰富。它们并非简单地反映时代,而是深入时代;并非停留于刻画人物,而是深刻挖掘人物灵魂、观照现实;并非将生活的粗粝照搬,而是进行审美层面的再创作。

比如,《安居》以内蒙古包头北梁地区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真实故事为蓝本,巧妙地将以张家旗为首的5人工作小组与8个等待拆迁的家庭交织在一起,以轻喜剧的美学风格展现出拆迁过程中棚户区的人间百味,传递出一份“知你冷暖,懂你悲欢”的温暖;《刑警队长》在警察破案的桥段中,主人公既有“命案必破,不破不休”的铮铮誓言和专业精神,也在生活中体现出“人情味儿”;《人民的名义》涉及反腐改革的“硬现实”,基于真实案例进行艺术加工,揭示政治生态的复杂性;《欢乐颂》用5名女性的生活架构城市生活的多棱镜,描绘社会发展的众生相,直面当代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不难发现,本届获奖和提名的现实主义题材剧都有一种可贵的创作秉持:用普通人的悲欢演绎不普通的人生感悟,用强烈的生活质感触动观众心灵,用新的价值立场和表达方式丰富着现实主义的内涵。不浮夸、不狗血,直面问题但不放大矛盾,表现苦难也饱含关怀,仰赖生活无所不在的素材,娓娓道来中产生令观众“信服”的力量——相信有血有肉的人物、相信逻辑自洽的故事、相信作品传递的价值观与思想内核。

纵观近两年的电视剧市场,“IP+流量明星”模式屡显颓势,玄幻题材口碑难以为继,而深入描摹生活、追求“精神颜值”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获得口碑和市场双丰收,恰恰反映出观众对影视艺术本体价值的理性回归。

观照现实的真诚之作已成审美共识。于电视剧创作者而言,“真”意味着扎根生活沃土,汲取生根发芽的力量;于中国电视剧发展而言,“真”意味着对拙劣制作、剧情注水、高度雷同的假作品、假流量说“不”,惟其如此,整个行业方能聚合出真正的文化自信,向着温暖和明亮的未来进发。

历史叙事建构精神力量

近年来,历史剧创作更加注重表现时代激荡风云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努力寻找人物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关联点、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以历史人物蕴含的精神力量打动观众。

在本届“飞天奖”获奖的历史题材剧中,无不挺立着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于成龙》表现“一代廉吏”于成龙为民造福、锄奸惩恶的为官之旅;《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在处理三国题材上找到全新视角,展现军师们的智慧博弈,塑造出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司马懿,满足了观众的历史想象;《那年花开月正圆》的主人公周莹一生坎坷却坚守“商之为本,诚信为上”;《白鹿原》在浓郁的陕北传统文化与关中平原50年变迁的史诗中塑造人物,原著中白嘉轩、朱先生等主要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将厚重历史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蕴藏于诗化的视听语言中,浸润在有声有色的故事讲述里,是电视剧作为互联网时代“说书人”的独特作用。以小切口映照大时代,从小细节表现大人物,创作者以精准的历史氛围和文化细节为基,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还原到生活常态,达到与当下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审美的有效对接。

比如,《彭德怀元帅》除了真实展现元帅的军功、战功,还成功展现其人格魅力;《海棠依旧》中以西花厅为叙事的出发点和连接点,将镜头对准周恩来总理与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伟人形象真实亲切;《绝命后卫师》围绕上世纪30年代红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红34师的故事展开,以“绝命之战”浓缩和诠释“长征精神”;《三八线》以猎户、渔民等小人物为切口反映保家卫国的战争。

无论历史正剧抑或历史传奇剧,无论反映革命历史还是古代历史,其价值追求殊途同归——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激发人们对当下的思考、未来的希望。作为创作者,一方面要突破帝王后妃、宫廷权谋等题材窠臼,另一方面要尊重历史,把握历史认知与历史想象的统一,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与数不尽的历史人物,是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未来的历史剧创作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迈进品质化发展的新时代

从1958年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算起,中国电视剧已走过整整一甲子。回望60年发展史,我们看到:寻求“好人一生平安”的《渴望》、在平淡生活中上下求索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书写奋斗与挣扎生存故事的《北京人在纽约》……经典作品可以跨越时空,与时代的步履重叠,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次次荧屏投射。

多屏时代给影视生产、运营带来更多可能。面对新的市场格局、创作环境与观众需求,电视剧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扩大。2017年国内电视剧立项总量和生产总量均较上年有所下降,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数量创下2011年以来新低。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电视剧产业靠数量规模发展的红利期已经过去,正在向质量提升的集约式发展转变,正在迈进品质化发展的新时代。

越来越多口碑与市场双收的电视剧具有“跨界”属性。2017年电视台高收视率和网络高播放量的作品高度重合,《那年花开月正圆》《我的前半生》等剧集同时出现在双榜单中;《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网台联播,黄金会员抢先看19.5个小时……优质作品可以跨越媒介,打破观众层次限制,成为真正的大众剧。

越来越多的优质电视剧成功“出海”,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解密》《海棠依旧》《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陆续走出国门,其中,《琅琊榜》在日韩掀起了追剧潮,《生活启示录》蒙语版在蒙古国家电视台播出,连续20天夺得蒙古全国收视冠军。网络剧《白夜追凶》的海外发行权被美国主流媒体视频服务提供商Netflix(奈飞公司)买下,将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实现了中国网剧走出国门的“第一次”。

还有更多新题材、新生活等待创作者挖掘。《深海利剑》填补了潜艇舰队的题材空缺,《外科风云》的绝对主角是仁心仁术。代际差异、教育问题、文化碰撞、年轻观众的审美趋向,都是等待创作者发展的新话题、新视角。

品质始终是电视剧创作的生命线。这是电视剧创作的艺术规律,是电视剧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对整个电视剧行业提出的必答题。作为观众文化娱乐第一需求的电视剧,作为视听媒体核心竞争资源的电视剧,作为文化领域最具产业活力的电视剧,只有把高品质发展作为新时代电视剧工作的主攻方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真正将电视剧大国建设成为电视剧强国。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2日 24 版)

[责任编辑:]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